黑米外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,在各種顏色的米中含量最多,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(qiáng)的抗衰老作用。紫米也含有花青素,而且兩者形狀、顏色。食用方面都非常的類似,很多友友并不是非常的了解,那我們今天就來詳細(xì)看看吧!希望可以對他們有更深的了解。
本文目錄
紫米好消化。
雖然紫米和黑米的外層都有種皮包裹,但通常紫米通過加工會去除外層的種皮,其內(nèi)部的米粒仍然是紫白色的,但黑米刮掉外層的種皮后,內(nèi)層的米粒是跟大米一樣潔白,就失去了最為重要的營養(yǎng),因此吃黑米要保留種皮,但恰恰這層種皮質(zhì)地較堅硬,食用難以消化,故平時吃黑米需提前5—7小時,最好先浸泡一夜再吃。
材料:紫米100克,紅豆200克,水900毫升,砂糖適量。
做法
1、紫米和紅豆一起泡水8小時以上。
2、將泡過的水倒掉,然后把紫米和紅豆放入電子鍋內(nèi),再加上900毫升的水,按煮飯的功能鍵
3、煮好后,先試一下紅豆的口感,如果覺得太硬,就再加入100~200毫升的水再煮一次!
4、之后調(diào)入適量的白砂糖即可食用了。
作用:紅豆味甘酸,性平,歸心、小腸,富含鐵質(zhì),具有補(bǔ)血、促進(jìn)血液循環(huán)、增加體力、增強(qiáng)抵抗力的作用,是貧血者的理想食物。搭配同樣補(bǔ)血的紫米,做成紫米紅豆湯來補(bǔ)血,效果極佳。
2、黑米紅豆糕材料:黑米100克,紅豆30克,白糖適量。
做法
1、將黑米淘洗干凈,浸泡一夜,放入鍋中蒸熟后,搗成泥狀。
2、紅豆浸泡5個小時,放入鍋內(nèi)煮熟,撈出。
3、鍋中倒入白糖,加適量冷水,大火熬至,直至熬出糖汁,改為小火,倒入紅豆,用鍋鏟不停的翻炒片刻,直至豆軟。
4、將炒好的紅豆倒入黑米泥中。
5、將黑米紅豆泥放入模具內(nèi),扣在烤盤上,放入提前預(yù)熱好的烤箱中,以175°C烤12-15分鐘即可。
作用:紅豆搭配黑米跟紫米一樣,也是補(bǔ)血效果較好的一道食療做法,非常適宜產(chǎn)后血虛、病后體虛或貧血者食用。
3、黑米紅棗枸杞粥材料:黑米80克,紅棗40克,大米20克,枸杞子5克,白糖5克。
做法
1、黑米淘洗干凈,浸泡4小時。
2、大米洗凈,浸泡30分鐘。
3、紅棗洗凈,去核;枸杞洗凈。
4、鍋置火上,倒適量清水大火燒開,再加黑米,大米和紅棗煮沸,轉(zhuǎn)用小火熬煮成粥,加入枸杞子煮5分鐘,用白糖調(diào)味即可。
作用:紅棗味甘、性溫,歸脾胃經(jīng),富含鐵,而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元素,因此吃紅棗可以補(bǔ)氣生血,搭配黑米和枸杞一起煮粥同食,其補(bǔ)血效果更勝一籌,非常適宜體質(zhì)虛弱,貧血者以及女性月經(jīng)后食用。
紫米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胃經(jīng),富含蛋白質(zhì)、糖類、B族維生素、鈣、鐵、鉀、鎂等營養(yǎng)成分,食用有開胃益中,健脾暖肝,明目活血,滑澀補(bǔ)精,滋膚美容,烏發(fā)等作用,適宜少年白發(fā)、產(chǎn)后虛弱、病后體虛以及貧血、腎虛的人食用。
黑米黑米味甘,性溫,歸肝、脾、腎經(jīng),含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糖類、B族維生素、維生素E、錳、鋅、銅等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食用有益氣補(bǔ)血,暖胃健脾,滋補(bǔ)肝腎,明目活血,縮小便,止咳喘等功效,適宜少年白發(fā)、婦女產(chǎn)后虛弱、病后體虛以及貧血、腎虛等人群食用。
黑米外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,在各種顏色的米中含量最多,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(qiáng)的抗衰老作用。
酥油茶的好處是什么?酥油茶的起源
酥油茶的味道是咸咸的、香香的,有一種酒味,喝酥油茶對高原人健康是有好處的,在寒冷季節(jié)、從事強(qiáng)體力勞動時等,可以多喝些;其次是病人或病情恢復(fù)期間食納差者,為提高機(jī)體免疫力,盡快(2)人閱讀時間:2023-08-19酥油茶好喝嗎?酥油茶是甜的還是咸的
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,酥油茶一般會與西藏的主食糌粑一起食用,就像我們吃飯喝粥一樣。因?yàn)樗钟筒枋悄軌虼龠M(jìn)腸胃消化的,喝點(diǎn)酥油茶容易饑餓,而跟主食一起反而正好。而且(10)人閱讀時間:2023-08-19杏仁是杏子里面的仁嗎?杏仁的熱量是多少
杏仁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比較常見,很多餅干、面包、蛋糕等食物都有杏仁的身影,然而不少小伙伴在吃杏仁時都很擔(dān)心杏仁的熱量過高會導(dǎo)致人長胖。那么杏仁的熱量是多少?杏仁的熱量(3)人閱讀時間:2023-08-19桂圓紅棗湯喝了會上火嗎?桂圓紅棗湯的益處和作用
現(xiàn)代人的壓力都比較大,平時上班已經(jīng)很累了,所以上班族們不妨每天準(zhǔn)備一杯專屬的桂圓紅棗湯,偶爾喝下既可以提神,又可以消除疲勞呢。紅棗則有很好的安神補(bǔ)腦作用,大家平時喝紅棗泡(1)人閱讀時間:2023-08-18